文| 友范CEO 石頭先生,時尚社交電商領域創(chuàng)業(yè)者,專注O2O領域的研究與分析,O2O跨界聯合,O2O創(chuàng)業(yè)者交流請聯系微信號:GGgouwuba007
為了它,馬化騰的第一次撕逼
2011年12月,一則消息震驚了一眾寫手,騰訊旗下子公司正式推出原創(chuàng)閱讀網,要進軍網文界,原創(chuàng)閱讀網的成立,被視為騰訊向起點中文網發(fā)起沖擊的號角。在此之前,17K、縱橫中文網、逐浪、3G、塔讀,以及后續(xù)出現的熊貓看書、掌閱等都已經在這個領域打下一片地盤。不容置疑的一個事實是,這些玩家都成了業(yè)界巨頭起點中文網的陪跑者。
起點中文網已經成為了所有網文寫手的首發(fā)之地,簽不了約的書才會轉投其他網站,甚至在毫無收入的情況下,一部能夠簽約的小說也會選擇起點首發(fā)。品牌的效應和讀者的規(guī)模,更讓在其他網站有所收益的作者更愿意在起點中文網發(fā)布,這個趨勢無解。
長久以來一部接一部成功的小說,已經打造出了起點中文網的品牌形象,相比之下,作為起點的東家,業(yè)界沒有人知道盛大文學,當侯小強說要把資源傾斜向韓寒時,網文界的寫手、讀者一個個怒氣相向。不管你信與不信,網絡小說即使不是主流文學,卻也是最接近讀者的文學,更不容忽視的是,網絡小說已經從邊緣文學成為了主流。
起點中文網到底有多強大?
百度搜索風云榜:最受歡迎的十大小說,最受歡迎的十大玄幻奇幻小說
按照百度風云指數,小說熱門搜索排行榜前十名,除《盜墓筆記》和《左耳》外,出自創(chuàng)世中文網的《擇天記》原為起點中文網的一線大神貓膩。
網絡最熱門的玄幻奇幻類別搜索排行前十名,第四名為創(chuàng)世中文網的《擇天記》原為起點中文網的一線大神貓膩,第七名為縱橫中文網的《永夜君王》原為起點中文網一線大神煙雨江南,整個榜單前十名均為起點系作者。
華西都市報,2014年網文作家收入排行榜:
整個榜單前十名均為起點系作者,前二十,只有兩個不是起點系作者。
由于有了17K的云天空和縱橫中文網的夢入神機的前車之鑒,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優(yōu)質寫手認為原創(chuàng)閱讀網能顛覆起點中文網。原創(chuàng)閱讀網最大的底牌,就是騰訊背后那海量的付費用戶,即便是騰訊文學做得不聲不響,也是傳出了一些月入過萬的網絡作者,而這一次,騰訊對網絡文學的追求比以前顯得更加堅定,網文界最認可的一點就是這些后來者將會提高網絡作者的收入,但依然撼動不了起點中文網的地位。世界上有兩撥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和其他一大波中文網。
原創(chuàng)閱讀網的動作堪稱閃電,各大起點中文網作者群里,出現了一大波原創(chuàng)閱讀網的網編在收書,而結果和以往一樣,對起點中文網的作者來說,只不過多了一個后備去處,特別是全職作者,用主要的精力在起點上發(fā)布著不賺錢的小說,同時在其他網站上發(fā)布被起點拒簽的灌水小說賺一張飯票。
作為一個內容為王的創(chuàng)業(yè)領域,文學網站特別依賴作者,網站的本身,還有運營模式反而是末位,而這樣使得網站本身難以建立門檻,云天空和血紅出走到17K的時候,帶走了一大票讀者,其背后正彰顯了這個行業(yè)的重要特質--內容為王,作者為王。特別是在自媒體時代,一個記者支撐起一個媒體網站并不少見,這也是內容平臺本身的天花板所在。
文學網站的特質曾經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在中國這個盜版四處橫行的地方,作者的版權遭受著侵害,哪怕到今天,百度貼吧仍有一大堆盜版侵權小說,援引避風港模式,因為不做內容投入,所以可以免費提供給網友閱讀,這使得百度小說貼吧這一類盜版網站聚集起了大量的網友。同時,網站的本身極度依賴優(yōu)秀的作者產出優(yōu)質內容,這使得作者對讀者的號召力超出了平臺號召力。
從產品形態(tài)來說,文學網站很像一個發(fā)展速度極其緩慢的Uber,做的是管道,司機和乘客都很重要,在運營的過程中需要燒掉很多錢同時培養(yǎng)司機和用戶兩端,而且一旦有攪局者出現,掠奪司機資源,就會使得Uber受到打擊,Uber的模式并不輕,司機數量決定了其市場地位,同時付費用戶決定了其行業(yè)門檻。
起點中文網的發(fā)展分為兩個階段,經歷了依靠大神級作者,到自主造神,到積累大量付費用戶的漫長過程,整個過程,從一個作者改變一個網站,比如血紅出走給如日中天的起點當頭一棒,導致新入場的17K快速獲得市場位置,這個時期,起點中文網依靠的是少數幾個大神級作者自身的內容能量。隨后起點中文網VIP付費模式,開啟了自主造神模式,從幾個大神發(fā)展到數十個大神,從網絡文學按字數付費發(fā)展到出版物版權收入到網游,幾乎每隔一個時期,都會有新的大神出現。這些大神在起點中文網的運作機制之下,總會有不同的大神級作者搶占各大排行榜。
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移動端的發(fā)展是給起點造成過很多麻煩的,比如熊貓看書的這類玩家,以APP形態(tài)留在用戶移動端成為自身門檻,加上充足的資金,讓他們有足夠的本錢去支付給中低層的作者更好的稿酬。畢竟整個作者的結構,能稱之為大神的僅僅就那么數十個,和數十萬近百萬作者相比,底層作者占了絕大多數。起點中文網在移動閱讀基地的試水也遭遇一些麻煩,移動端的閱讀由于屏幕有限,這最終的結果就是重量級的IP,排行前三的寫手收入驚艷,而第四到第三十位的收入則出現跳水,漢王電紙書還沒徹底沒落的時代,起點的移動閱讀硬件也沒有真正地火過。
起點中文網在這個時期曾經風聲鶴唳,各大巨頭的舉動牽動了作者和讀者的心,盛大文學即便再強大,也比不過BAT三巨頭。剛剛好,這時因為出走鬧得滿城風雨的血紅和云天空和17K鬧出許多糾紛,并且最終以兩位大神的回歸,宣告了這一場戰(zhàn)爭的最終結果。
所有人定睛一看,赫然發(fā)現,起點中文網已經凝聚了所有的網文付費用戶,其他網站早期雖然可以燒錢爭取作者加盟,可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文學網站發(fā)展到這個時期,已經成為許多人賴以為生的來源,不僅僅是簡單的興趣愛好問題。
而其他文學網站的錢花費在高端作者群,雖然拉攏來了許多用戶,只是這樣的用戶轉型成付費用戶的意愿并不高,這使得文學類網站的發(fā)展出現了瓶頸。無法持續(xù)給更多的作者有吸引力的稿酬。
如血紅這樣的一線大神出走后,短時間能夠獲取大量收入,可是由于用戶數量特別是付費用戶數量的不足,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血紅的收入還不如起點中文網后期捧出來的大神。這些大神的價值正在于其背后的付費讀者,網站發(fā)展不順,結果便導致作者本身的名氣下滑,他站也不再愿意支付遠超過站內其他作者的費用給這些大神。
血紅和云天空的經歷事實上給整個網文界作者敲響了警鐘,在那個動蕩的時期,決心寫好網文的大部分作者還是選擇沉淀在起點,同時在其他站混飯票。其他站的作者數和用戶規(guī)模和起點比占比完全沒意義,因為一旦重合起來,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基于起點的。對于一個新的文學網站,其根本首先是有足夠的優(yōu)質內容,其建站基礎其實異常薄弱,自然談不上什么顛覆起點之說了。
幾次大神與平臺的別扭爆發(fā)后,起點中文網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完整的造血體系,龐大的付費用戶群,讓起點中文網這個曾經不被人看好的非主流文學之地,本質上已經成為了絕對的王者,堪稱打車界的Uber,在這個背景之下,與之相對應的是起點中文網的多名作者已經加入了作協(xié),一些實體出版物發(fā)行到海外。
騰訊對于文學從未放松過,原創(chuàng)閱讀文學網就是他們力圖搶占市場的重要一步,原創(chuàng)閱讀文學在很短的時間內,借助QQ等各種渠道,曾經捧起過幾個新人,只是最終百度排行榜等各項數據依然被起點中文網牢牢占據?;仡^去看,對起點中文網發(fā)起過最有效沖擊的縱橫中文網最好的情況下也占不了這個榜單的前三名。這還是計算了縱橫中文網曾經將主站一線大神免費開放給讀者閱讀的情況下的數據,自然可以看得出這份數據背后的意義。
這時起點創(chuàng)始人吳文輝和盛大文學侯小強爆發(fā)沖突,此次起點高管發(fā)動整體回購股權被拒,迫使本就不太和睦的雙方出現了分歧,隨之吳文輝率領一票干將出走。
從侯小強否認到承認,再到爆出吳文輝加入騰訊,著手打造創(chuàng)世中文網,整個事件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戲劇性發(fā)展,這一次遠遠比上一次血紅出走起點要來得轟動。吳文輝帶走的都是一班十年的心腹干將,正是這一班人打造出如今的起點文學王朝,與血紅不同的是,這一票老牌編輯里在一票大牌作者中聲望極高,在業(yè)界具備獨一無二的號召力。加上騰訊背后的用戶群和資金支持,絕對是這個行業(yè)里邊一直以來最為可怕的文學玩家。
隨后一出鬧劇上演,盛大文學舉報原起點中文網副總經理羅立涉嫌違規(guī)經濟行為,羅立還因此被關進拘留所。
時間來到了2013年5月30日,創(chuàng)世中文網上線,隨著創(chuàng)世中文網的上線,騰訊旗下的原創(chuàng)閱讀網也停止運營,原本的作者資源全部轉移到創(chuàng)世旗下,2014年9月,那個曾經被拘留的羅立也正式回歸,成為騰訊文學副總裁。在此期間,騰訊不斷動用力量,爭取羅立取保候審,可以看得出騰訊對文學領域的渴望超出了以往對其他領域的追求。甚至不惜赤膊上陣,把自身運營了兩年的原創(chuàng)中文網送上,最后信守承諾,羅立上位也就順理成章了。
騰訊對網絡文學的渴望,從現在回頭去看,從2011年原創(chuàng)閱讀網的上線便已經開始,經過兩年運營,最后轉向吳文輝團隊,乃至到最后為了掃除障礙,以50億元的高價通過復雜的資本操作,終于把起點中文網收入旗下。這場網絡文學大戰(zhàn),以陳天橋的退出,吳文輝的回歸畫上了句號。
期間許許多多的是非問題再去討論已經沒有絲毫意義,但是一向習慣“借鑒”的騰訊,在2011年的時候還未像今天如此開放,并沒有持續(xù)扶持原創(chuàng)閱讀,反而把一切的資源,精力都投注到吳文輝的身上。這讓人不得不疑問,為何騰訊會為了一個網站如此大動干戈,甚至通過兩年時間來爭奪到手上?
起點文學的意義只為了游戲IP?太天真!MAU和高轉化是金蛋
游戲、QQ會員一向是騰訊的主要收入來源,起點中文網龐大的流量,加上IP改編成為網游和動漫的潛在價值,自然讓人忍不住聯想起騰訊的主業(yè)。特別是今天,移動端的發(fā)展使人們的注意力非常離散,好的內容自然就能夠帶來注意力。
各大巨頭之間在影業(yè)上的競爭也毫不松懈,使得IP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自然很容易就認為這是騰訊重視IP的發(fā)展,為自家主營業(yè)務增添強勁動力的主要手段。
再看近期,騰訊投資京東商城,把旗下拍拍網,易迅網全部送給京東商城,看起來好像騰訊對電商已經毫無興趣,馬化騰借助微信的這一張王牌正在走向信息的連接點上,而馬云到處宣揚的DT時代,也似乎印證了中國互聯網正在走向數據中心化的時代。
然而,這就是真相嗎?一場持續(xù)了四年之久,撕逼到進入拘留所,一個集團總裁退場,一個業(yè)界名人黯然出家,騰訊連番操作買人買網站,耗費整整50億只為了IP?
太天真!
淘寶擁有海量的數據優(yōu)勢,圍繞這些優(yōu)勢開發(fā)了阿里媽媽聯盟,通過這一套系統(tǒng),淘寶上的商家可以將自己店鋪的廣告打到其他地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淘寶客。以前的美麗說,蘑菇街都是淘寶客,現在的禮物說,明星衣櫥也屬于淘寶客之列。
石頭先生在2014年看過的阿里媽媽聯盟公布的一份數據為例,小說類閱讀網站成為最大的淘寶客類別,雖然不知道阿里媽媽基于哪一點判斷,其透露的小說類閱讀人群和購物人群的契合度高達87%。小說閱讀網站無疑是最為優(yōu)質的淘寶客類型。阿里媽媽聯盟也有意引導淘寶客往小說網站的方向發(fā)展。
那些盜版的小說網站,在不做內容,對用戶免費的情況下,正是依靠著阿里媽媽聯盟獲得不菲的收益,在小說閱讀網站上,各個顯眼的推薦位置擺放著淘寶客的鏈接,用戶在看完小說后點進去購物,網站運營者將可以獲得淘寶客傭金。就是這個鏈條成為淘寶網重要的流量來源之一。
從數據上看各個移動端閱讀APP中,起點的運營不算成功,甚至不如熊貓看書等移動端出身的閱讀類產品。而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如今雄踞各大搜索排行榜的小說90%以上都屬于起點中文網出品,這背后的意義,遠比用戶市場份額,APP裝機量大得多,小說網站,小說類APP已經成為起點中文網的網絡分銷渠道,可以這么說,無起點不閱讀。那些通過淘寶客獲得傭金的盜版小說網站,其盜版的內容源也基本來自于起點中文網。
和自營B2C通過價格差獲取利潤不同,電商平臺的業(yè)務由廣告和傭金兩塊組成,其代表便是淘寶直通車和淘寶客,騰訊放棄拍拍、易迅,甚至旗下的王牌微信,直接給予京東商城一級入口。外界認為是微信傾斜一切資源對京東商城進行扶持,騰訊顯然已經完全放棄了電商業(yè)務。完全呈現出合作與開放的心態(tài),借助投資京東商城完成電商領域的布局。石頭先生認為,騰訊的電商業(yè)務一直處于市場邊緣地位,不斷虧損,一直就是其頭疼的一大問題,微信的流量毋庸置疑,但其價值值得探討的地方很多,不管是QQ空間,彈窗,還是微信,騰訊給予易迅的流量資源頗多,也未見得易迅獲得快速成長,反而是扶持階段,損害自家平臺流量廣告業(yè)務,交給京東商城的各種好處,并且給予京東商城一級入口,好處就在于不需要自身支付任何代價,就可以將電商環(huán)節(jié)中虧損的部分轉嫁出去,至于最賺錢的廣告業(yè)務,則是通過開放一級入口給京東商城,牢牢地把盈利的部分抓在手上,不做電商,卻把控流量,正是淘寶網的拿手好戲。微信扶持京東商城,倒不如說,這次合作,京東商城幫助微信完善了流量變現的鏈條。京東商城每次活動通過微信的搶購,等于拿著自己的錢去壯大微信,不得不說,劉強東才是真愛。
在電商領域的嘗試上,騰訊不但從來沒有退出過,反而正在通過一連串的組合打法悄無聲息地擴張著,從京東商城2015Q1就能看出,京東商城似乎并未從微信上獲得更多的好處。
或者這么說更加準確,騰訊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電子商務,只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一種自己熟悉的能賺到錢的方式去做了電子商務。原先起點中文網的勢單力孤,IP的保護自然難以周全,而現在背后換成了騰訊,那些盜版著起點網文的小說網站給淘寶引流的運營者們細思極恐,以后面對的也許就是拍拍的接口以及律師函了。面對99%熱門內容都出自起點中文網的事實,這些網站運營者心知肚明,再說,如果有京東商城背書,那么把展示廣告的位置換成京東商城的接口也未為不可。
那么網絡文學的優(yōu)勢到底是什么?
網文閱讀的背后,意味著的是潛在的網絡購物者,由于網文連載的特點,使得這類網站具備持續(xù)粘度,流失的可能性很低,在長達一到兩年的連載過程中,用戶的MAU即在線時長非??捎^,這就意味著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將有無數的曝光機會。
另外的一個電商參與者阿里目前正陷入假貨,造假,以及美國投資者的一連串質疑中,工商局的白皮書,同時與京東商城連連爆發(fā)出的口頭爭執(zhí),隔空喊話也頗為熱鬧,這場博弈的每一個點,都讓馬化騰先前的預判落實,布局的戰(zhàn)略縱深逐漸明朗起來。在之后,那個曾經因為一個電話差點告吹的微店項目,又得到馬化騰的巨額投資,滴滴快的的合并占據了主動權,微信幾次紅包逆襲普及了4億支付用戶??梢哉f馬化騰的妙招一串接一串,充滿著野性的味道。
放棄了抄襲這一條快速來錢的道路,馬化騰自廢武功之后,不但沒有萎靡,反而破繭重生,以自身的優(yōu)勢,別人所不能觸及的點突破,殺入了電商領域之中,整整四年,涉及到多個公司的利益博弈,堪稱經典一局。
一樣是對手,縱橫對起點的戰(zhàn)術,阿里文學應該好好學學
在整盤棋局之中,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玩家,一向十分低調,扮演著技術宅的百度,對網絡文學顯然也有所意動,花費1.9億收購縱橫中文網,這是在網文界唯一一個能夠和起點中文網稍微爭一下的網站。在這場博弈中,百度倒是很實在地打了一回醬油。
縱橫中文網和起點中文網的競爭中,打法充滿了亮點。從起點中文網挖來夢入神機,而同血紅出走完全不同的是,縱橫中文網的老東家完美世界背后的游戲改編權,成為了網文作者向往的一大賣點。對龍空書庫和龍空論壇的收購,也十分接地氣,使得從一開始上線的縱橫中文擁有了足夠的內容資源和讀者以及輿論的支持。其中的一連串炒作自不用說,讓很多人出現了起點還是縱橫的大討論,此后隨著將夢入神機的網文免費開放,縱橫中文網真正地進入到很多讀者的眼簾。彼時靠縱橫才開站,依靠付費讀者運營顯然不靠譜,而這樣的大手筆無異于千金買馬骨,讓一開始被17K傷透的網文作者有所期盼。
縱橫中文網在一上線的時候,就著力解決了好幾個問題:人氣大神,獨家的游戲改編權,初期讀者,輿論的導向,所以直到今天,即便是縱橫在和起點的競爭中落入下風,也沒有如同17K一般在網文作者的口碑中出現下滑,事實上縱橫中文網仍然是網文作者的第二選擇。
縱橫中文網除了是一只比較吃錢的貨,成色還是不錯的,加上百度在移動端分發(fā)的優(yōu)勢,對縱橫的作者的好處比較明顯。
阿里文學的玩法就要若弱一些了,把自家渠道擺弄上來,有微博這一大利器,又有版權不計較的大棒子,又有一些電影的投資,看似在IP商業(yè)化運作上無所不能,如果類比一下他們在游戲方面的運作,石頭先生最大的感覺就是,阿里文學和阿里游戲一樣,陷入了以往對電商的誤區(qū)。
淘寶C2C和天貓B2C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己不備貨,只是提供服務,并從每一筆交易中收取傭金,或者是通過各種廣告費來賺取收益,阿里游戲之敗無非于此,此處重點談談石頭先生對阿里文學的看法。
首先,對于一個文學網站來說,實際上最為關鍵的是付費用戶的數量,要區(qū)別網絡閱讀付費用戶和購物付費用戶,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即便契合度高,但是消費習慣不同,阿里文學的網絡付費用戶不值一提,并不是所有的淘寶用戶就一定會在淘寶所在的平臺上付費閱讀。在這個前提之下,文章賣給誰看?沒有人買單,即便作者手握自己的版權,也毫無意義,相比于獲得更多的版權,80%以上的作者處于中低層,難以依靠自身的內容聚集粉絲,轉而讓粉絲產生付費意愿,更多的情況主要還是依賴于網站的自有的付費用戶。
對縱橫中文網這種剛起步的網站,為了保證優(yōu)質的內容產生,他們采取買斷的策略,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優(yōu)質的作者入駐,這解決了平臺短期內優(yōu)質內容缺乏的問題的同時,還做到了一點起點中文網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保證一些優(yōu)質作者在早期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對中低層作者來說,這也是打動他們前往縱橫的重要原因,一些被起點中文網拒簽的小說,因此而在縱橫中文網發(fā)光發(fā)亮。而阿里文學作為一個后來者,在一片荒蕪的市場中開拓,很難想象,憑什么網文作者會選擇這樣一個平臺,一樣都沒有收入的話,為何不去許許多多能夠創(chuàng)收的小說網站。
而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作者來說,由于各自擁有一批粉絲,處于比較強勢的地位,不會專門放到一個平臺上去,想要和這樣有影響力,自身就能夠產生盈利的作者合作,不預先大筆投入作為誠意買斷版權是不可能的,侯小強下的盛大文學曾經想要通過和韓寒合作,高調放出很多過火的言論,改變網文的主流形態(tài),而最終,網絡文學還是以玄幻這樣的文章被快速普及,反而在網文作者中落得比較狼狽的名聲。
其次,起點中文網之所以能夠永葆長青,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吳文輝,侯小強說過,吳文輝走了,起點照樣在,這是錯誤的,作為內容為王的形態(tài),對于內容的把控,尺度,挖掘,包裝,以及廣告位的分配,都是一種十分主觀的行為。這需要依靠的是一整套以人為基礎的篩選機制。由于網文寫手太多,大多數內容同質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簡單的依靠數據判定難以從中挑選出優(yōu)質的作品,對于培養(yǎng)潛力作者這樣更為主觀的行為,有時還需要一點點眼光和運氣。比如如今的某位起點一線大神, 他的文章曾經被五組拒簽,而最終那篇文章簽約二組,最后聲名大噪,也不乏起點拒簽后到縱橫獲得不錯發(fā)展的起點作者,這正反應了網文中充斥著不確定性,這樣的不確定性只有靠優(yōu)質的人才,才能夠盡量避免錯過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這么多年來,起點逐漸擺脫大神到造就大神所培養(yǎng)出來的,那一班優(yōu)秀編輯的底蘊。
最后,從面上看,阿里文學可以打的牌子很多,然而阿里游戲并沒有像微信游戲一樣,獲得快速的發(fā)展,微博具備較強的媒體屬性,在傳遞信息,理念,消息等方面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這樣的渠道對轉換為付費閱讀用戶并沒有什么好處,事實上一樣是微博,起點中文網在微博的號召力可以說是無可替代的。起點作者的人氣決定了他們在媒體平臺上的絕對優(yōu)勢。
阿里影業(yè)對改編影視劇的版權并沒有什么卵用,改編電視劇電影的小說和網絡小說是完全不同的,即便存在可以跨界的產品,需要大量網文作者的文學平臺來說,一兩個版權的改編與中低層作者無關,于頂級寫手也是杯水車薪,阿里影業(yè)不見得在影視IP的運作上有多成熟的表現。
僅戰(zhàn)略,阿里文學靠版權就想做文章?太天真
石頭先生認為阿里文學的兩個問題,決定了阿里文學很難有什么作為。
第一點,阿里文學沒有理解究竟什么是網文。網文并不是作者文章的網絡版權,在過去,作者文章的網絡版權是直接被出版社綁定的,那個時候電子付費的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其實今天也沒養(yǎng)成,出版社都是直接打包出售給第三方銷售分成的,而且收入也不高,主要還是靠實體版稅。眼下情況顯然發(fā)生了變化,在起點中文網的推動下,網絡已經完全變成了作者們的一種銷售渠道,這種銷售渠道和以往的傳統(tǒng)書店銷售模式還不一樣。
傳統(tǒng)書店的書籍更多的是作者表達自身的想法,然后引動人們的共鳴購買,這往往需要比較強大的文學積淀,和更為鮮明的作者個性,比如韓寒和郭敬明就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作者,從文風,內容,主旨上的區(qū)分都很明顯。而網絡文學則是大眾文學,相對門檻比較低,更為重要的是體現為用戶而生的理念,文章的內容有時在連載的過程中會因讀者的意愿而發(fā)生改變,小部分的病句和錯別字讀者也不是很在意,他們未必需要從書中學到什么高大上的理論知識,讀網文有時僅僅只是一種娛樂的訴求。網文中比較熱門的主要是一些天馬行空,好玩有趣,或者是熱血激情澎湃之類的玄幻文和都市文。
第二個點,在于培養(yǎng)機制上,培養(yǎng)不同于挖掘。挖掘需要的是明珠,就是作者本身的功底極強,只是暫時被埋沒了,這樣的作者缺乏的只是渠道。渠道足夠廣泛,加上支付寶變現,自然會獲得不錯的收入。而事實上,從整個傳統(tǒng)文學來看,新生代中只有韓寒和郭敬明,即便有伯樂,明珠畢竟是少數。
和傳統(tǒng)文學不同的是,網文的準入門檻低,越來越同質化,部分作者的功底是差不多的,一線大神和二線大神之間的區(qū)分界限不算太明顯,如火爆起來的斗破蒼穹,依靠的是一個悔婚的情節(jié),石頭先生有一位朋友處于三線,這個情節(jié)他設計得比土豆還早兩個月,情節(jié)設定,筆法功底和土豆差不多,書也可以做到起點首頁推薦,小火了一把,終歸名氣不如土豆。一個二三四線的作者事實上有足夠的打磨,培養(yǎng)和引導,就有可能成長為平臺自身的大神,自己培養(yǎng)的好處就是成本低,回報高,同時可以避免在一線大神跳槽后難以有新人頂替,造血的機制雖然不是很明顯,無疑是一個文學類網站的安身立命所在。
不懂網文,沒有編輯人才,阿里文學只靠渠道,只靠概念,最終是走不遠的,更加談不上在這個領域里邊對微信形成什么防御壁壘。石頭先生還注意到的是各大一線大神,已經通過在微信上發(fā)布小說周邊相關的信息,如人物漫畫造型的信息,把讀者群引導向微信,再聯想到微信開辟支付功能,最近也傳出要合并服務號和訂閱號的消息,以及京東商城的購物圈上線,加上前不久的微店。這場布局了四年的棋局,現在已經逐漸顯現了威力。
為什么這一次馬化騰逆襲?
騰訊對電商的嘗試從來沒有停止過,從體驗來說,拍拍比淘寶好,但依然無法撼動淘寶的地位,這是因為電子商務發(fā)展的過程中,馬云對電子商務進行了普及,他將個人形象與電子商務牢牢綁定在一起,無論是商家還是用戶,一想到電子商務,就想到馬云就想到淘寶,通過網絡完成一筆未知的交易,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疑慮,馬云能上電視為自己還未成功的公司當代言人自然會取得更多的信任。淘寶拓展的初期,實際上打的是信任公關。
這時就要來說說兩者的區(qū)別了。
電子商務是有著明確數字指標的業(yè)務,銷售額,回頭率,回報率。業(yè)務的開展基于一套數學邏輯,可以說數據在淘寶的業(yè)務模塊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其業(yè)務形態(tài)事實上還是比較重于傳統(tǒng)的商務形式的,只是把傳統(tǒng)的零售交易關系搬到網上來,借助互聯網的效率和連接進行業(yè)態(tài)的優(yōu)化,淘寶收取中間關系鏈的服務費,這點和線下零售商城是一致的。
騰訊則是比較純粹的互聯網邏輯,即時通訊不賺錢,這項服務從頭到尾不賺錢,游戲業(yè)務賺錢的前提還在于用戶愿意買單,做的是用戶的留存時間,免費用戶到付費用戶的轉化率。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淘寶對盈利的眼光是戰(zhàn)略級的,可以接受短期不賺錢,但未來一定要賺錢,更像是一個投資者,而騰訊的產品是戰(zhàn)略級的,只要你給我時間,我總能打造出優(yōu)質的產品。
網絡文學在資本市場上不慍不火,淘寶的基因決定了他們不會看得上這一項業(yè)務,但對騰訊來說,起點中文網卻是網絡文學里邊的第一產品,無出其右者,只要握住這個產品,未來的盈利再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文學的試水未來還很難說,畢竟縱橫走過的路就是,大把砸錢保住了老二的位置,而其他更多的網站還在沒有邊際的廝殺中,血流成河,殺出一條生路?已經是想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了。
相關閱讀